纵横公考的面试必须要吹一吹了,先看成绩说话,我们6人特训小组,5人上岸,四个翻盘,还有第十翻第一的神迹!我的个人成绩江苏75.6,考场第二,浙江87.1考场第一。
再记个流水账:第一次进面,经过笔试课程,对纵横公考的授课理念非常认同,上午出成绩下午就报了纵横公考的线下班(太喜欢邓淳老师的上课风格),果然面试班也让我收获颇丰。
报完名之后,先是在线上听一些基础理论课,然后要答一道题目发给邓淳老师。还记得第一次答题的时候,连话都说不顺,最后是听着邓淳老师的示范,抄下来逐字稿对着念完,就跟小学生读课文一样。作为一个狼人杀高配玩家,我都怀疑人生了,面试咋这么难?!
第一次邓淳老师给的点评,说刚开始写一两次逐字稿可以理解,但写逐字稿的目的是要感受答题中,干货和水货内容如何呈现。还告诉我一定是要对着提纲一遍一遍的去练熟。通过前期自己的听课和练习,对面试的题型有了初步了解,清楚每种题型的答题逻辑。练了有六七道题,能张开嘴答题,把面试的话说顺溜了。
线下班的学习,强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大,课上的每道题目都要同桌对答,还有课后作业。之后7天的小组练习套题实战,继续强化,发现自己还有一大堆问题。课程结束后回家也没停,年也没过,一直在线上约不同的人来对答,取长补短,每天答15题左右,还必须及时整理每道题目。后面我们有组了个线下的局,6个人考前练了5天,主要是答套题,大家也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抓紧改正。
以下是正文啦~~~我对面试的认识,经过两次实践,发现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甚至形式比例更大。所以说要摆正心态,我们是去面谈,不是汇报工作,答题的交流感非常重要,流畅、大声、笑,能做到这个你就赢了70%。
语言的表达上面,全篇都是政府报告那种句式反倒拉分,因为这种话考官听的太多了,说起来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一直平铺直叙会让人昏昏欲睡。所以就需要用一些轻快的语句,一些设问句,把考官带进你的答题中。同时要注意语速的节奏,有些人答题不断句,不给你喘气的机会,听他答题自己都累;有的就全篇一个慢节奏,输出的内容就会少。语速要快慢结合,一些大白话可以快点说,那些主旨句,总括句以及出彩的例子,就要慢下来,音量提上去(告诉考官,这是重点,你好好听)。
面试形式还有一方面就是笑,微笑,尬笑都可以。亲身经历,上考场答第一题非常紧张,下一句想说“北斗组网完成”的时候,突然卡住,话在嘴边说不出口。这时候我停了下来,笑着对考官舒了一口气,同时看到考官也笑了笑点头示意,后面就越答越顺了。第二次面试的时候,答题过程中心态放松,因为浙江是无纸笔,几乎全程抬头,余光扫到哪位考官在看我,就和他对视一下,甚至飘了还对他点了点头。总的来说呐,表情要自然,真的笑不出来也不能绷着脸,同时要和考官有眼神的交流。
模版化。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一点,担心在机构学了之后答题会模版化。真正要做到的是思路模版,内容灵活。这样能保证你在考场上,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这不是模板而是正常说话逻辑;内容灵活,这也是拉开差距的地方,多用一些设问句,举几个例子等等。
综合分析题,正常对话的逻辑就是先把这个事说清楚,再讲讲后面应该怎么做。纵横公考就把现象综合分析题分成好事和坏事,好事呐就多分析意义,坏事就是危害和原因,对策都放最后,这就是答题的框架。综合分析的入门级别,是学会用主体法去分析,例如:分析意义,这个事对哪些人好,对哪些社会主体好,对社会环境怎么好等等。对策部分也是按照思维模版来答框架,内容根据题干灵活操作。这样的一版内容下来,不算出彩,但不出错,配合上良好的表现形式,稳稳的偏上分数。
现象综合分析想出彩,需要大量的积累,一方面是看热点,纵横公考的手抄打卡和18节热点课。通过这些积累,当遇到某个现象时,你就能够在分析中一针见血,戳到本质原因,提对策时也会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是靠例子撑起内容,不用道理论证,改成三两句话的小例子,生动形象节奏快。
总的来说,现象累综合分析很少有需要背的,复盘的时候把思路写下来,遇到好的过渡句可以积累。
观点题,例子是观点题的王。无论用什么方法,最终会积累十几个例子在手里,真正用的滚瓜烂熟的有六七个,这就够用了。例子的背诵和练习,要学会用一个例子去套多个观点,甚至为了套这个观点,可以小小的修改一下。尽量能做到一个例子可以对应四五个观点,这时候就能闭着眼答观点题了。
再说下答观点题每一段结构,这个也是我们小组练习优化了很久的模版(观点+回扣+一句名言+解释说明+例子+回扣),这是一个能让考官听起来比较完整的结构,开门见山的观点--扣到题干的故事或者漫画--加一句骚话拔高--再一两句的道理论证--生动形象的讲出准备好的例子,例子注意时间别答冒了--最后看情况加一句回扣观点。
观点题最后用两三句大的对策来结尾就够。如果题干问结合你工作岗位谈谈,对策段就分点答,前面例子时间少答点。这个灵活应对即可。
答题时间的控制,我自己答观点题,是按例子来控制时间,三个例子能讲2分多一点,其他开头结尾过渡合计1分多,整体三分半。单观点题,一般用正反论证,两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双观点,A一个,B一个,AB结合一个。多观点,就甩三个观点对三个例子。
观点题的练习,可以把每个例子各抄到一张便签纸上,早上拿出来背一背。答题练习的时候,每用到某个例子,就在这个例子的背后把观点写上,用的次数多了画正字计数。练习久了就能清楚哪些例子用起来顺嘴,适合什么观点。
组织计划题,包括调研、宣传、活动、检查等干事的题目。这种题目在现实中都有一定的做事逻辑,先有准备,中间具体做,最后总结。这类题目答不好最容易模版化,原因就是内容展不开,比如说完我要对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后面就没话了。展开内容就需要干货句的积累和水货句的串词,还是发放调查问卷,干货句就有“线上线下、不同年龄人群、问卷内容”等等,在加上几句聊天式的串词。展开内容还可以用原因和意义来补充,你做的这个事让考官听起来有理有据使人信服。
人际类,同样的要清楚平时与人交流的基本逻辑,也就是说答题要做个正常人,小伙伴总结了四字秘籍“情理例策”。情--共情--别人心情不好,先去安慰一下,顺便切入题干。理--讲道理--这部分是答题关键,要去戳痛点,找到题目中的矛盾点,给当事人讲讲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痛点多,就一个一个来,如果矛盾少适当假设。例--举例子--讲个故事,也能让整个答题过渡的跟丝滑。策--对策/鞭策--告诉当事人你做的不对,以后该怎样怎样。
总的来说,组织计划、人际、问题处理这类题目,内容方面的要求就是不漏点,审题要清楚。
再补充一些小技巧。
1强烈推荐“主播说联播”每天2分钟,形式和内容都值得学习,今年浙江真题法律源于实践,我就用到了某期视频中的内容。甚至你可以把这个和新闻联播做个对比,同一个人在主持新闻联播和这个小视频时,讲话语气节奏完全不同,后者跟有交流感。换位思考一下,考官是想听一天新闻联播还是有趣的故事呐?
2例子常用常新。一开始积累的例子,对应的观点是目标,后来用着用着发现啥啥啥都能扯上。不要把一个例子限制死了,发散思维。
3题干就是很好的小例子。前文也说了,很多内容靠着小例子撑起来,这些小例子就来源于题干。江苏20年真题,“···防范重大风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句话用在其他对策段讲制度的时候,或者用在观点题危机意识都可以。还有答自我认知,苦于自己没什么经历,完全可以把答过的情景模拟拉过来。有道题目问你是哪种人格,我答和悦性,事例就用了某个劝说一楼大爷装电梯的题目。
4该背还是要背。今年学党史,有些总括句还是要背熟,习大大的用典要背熟,因为这些话你考场上答出来,如果说错了考官真能听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亚讯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买车、卖车就上亚讯车网 www.yescar.cn
汽车团购 tg.yescar.cn,省心、省力、省钱!团购电话:400-6808097
关键词:例子,观点,答题,内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