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文明与科技力量的同步攀越,城市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人们不可避免的会站在当前的城市情景去幻想未来城市所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于是在许多科幻片里,我们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未来城市模型,多数人可能会对此一笑置之。但是必须承认在这些设想之中,关于智能化搭建未来城市底座的界定还是相当准确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论呢?就目前的场景而言,智能化已经在深刻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同维度。小到智能手机,大到城市交通,智能化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万物智能化理解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发展必然。例如交通业作为城市运转的主动脉,交通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规模往往会对未来城市的走向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再具体一点,就会涉及到我们常常提及的一个名词——智能驾驶。
从较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关于汽车产业变革的进程,行业一直有一个共识: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而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智能化的变革比电动化来得更加猛烈。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2年1-9月,L2及L2+自动驾驶乘用车销量达到477.65万辆,同比劲增49.1%,渗透率达到28.1%,比新能源乘用车25.6%的渗透率还要高,而这种超越其实早已是常态。智能化“超速”发展的背后,在被视作“数字发动机”的车载智能芯片领域,涌现出一股新生力量“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线 ”,自2020年率先开启国产芯片前装量产后,出货量已经于2022年底迅速突破200万片,前装量产规模国内第一。在辅助驾驶领域,地平线机器人已经斩获了多家头部OEM和数十款车型的量产定点。在局部细分市场,地平线机器人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起步更早的国际玩家。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2年1-9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智能驾驶新车域控制器芯片份额排名中,地平线机器人位列第二,超过Mobileye和英伟达,仅次于自研芯片的特斯拉。这种打破外资芯片独霸格局的现象,是PC和移动手机时代都不曾有过的。数据之外,整个智能汽车的产业链合作模式正加速告别封闭,掀起愈加开放的浪潮。
相比于过去的传统行业模式,地平线机器人所走的路显然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地平线机器人定位Tier-2,不做封闭方案、不做软件捆绑,也不做量产硬件,而是希望打造以“芯片+工具链+算法”为核心的开放技术平台,根据车企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的服务,助力打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让车企在快速提升智能驾驶自研能力的同时,可以形成自身软硬件产品的差异化 ,而非全部由少数一两家供应商提供既封闭又毫无差别的技术方案,最后做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而一旦车企通过与专业服务商开放合作,逐步拓展整个从感知到预测到规控的完整链路能力,在功能选择性、广度面和功能差异设计上会更加自主,更好地应对智能驾驶竞争。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调整,智能驾驶的结构和整个产业链条将更趋向于健康的发展态势,而精准的智能驾驶体系构建势必会为推导未来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完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总而言之,智能化嵌入城市交通的多元化升级,进而促使理想型未来城市基础进一步夯实,是必然的发展结果,也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同样要清醒意识到,想要得到理想的结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于众车企和地平线机器人来说,未来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新的场景在等待他们去解锁。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亚讯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编辑:亚讯编辑部
关键词:智能,驾驶,城市,智能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