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轿车投保遭冷遇
“我的车刚刚买了一年,而且在过去的一年里并无任何违纪记录,但在前段时间去保险公司给我的吉利车续保时,却被告知,吉利车不给担保不计免赔险这一项。”北京车主李先生愤愤地说,“早知道这样,宁愿坐公交也不会去买这辆车。”大地财产保险公司表示,大地财产保险公司规定,针对吉利轿车投保时,不办理不计免赔险这一项,出了险保险公司只按原来的80%赔付给车主。

吉利车不但在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享受这一“特权”,在平安财产保险公司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吉利车不给担保不计免赔险。北京大部分财产保险公司都对吉利集团所产的车投保时有所限制。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不拒绝为吉利车担保,但是要在原来保费的基础上加收20%的费用。 出险率高是关键
为了获得汽车保险这一美味蛋糕的最大份额,各保险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唯独把吉利车拒之门外。吉利车为何遭到了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对此,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和大地财产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作出了同样的回答,“吉利车出险率高是关键,零配件价格昂贵是其次。”
目前太平洋保险根据险种的经营状况设定了限制车型,不仅仅针对吉利轿车,被限制的车型多达十几种,且价位都在7万元以下。凡被列在限制车型中的汽车保费都上调20%。据说凡被列为限制车型名单的车的出险率为100%,保险公司也只能在保费上相应作些调整。 据一位长期从事汽修、汽配的王先生透露,吉利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与同档次的较车相比都还不错,但是,整车制造工艺显得不细腻,出险较多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如车子的保险杠与大灯之间的间隙粗糙,而且这款车的外部零配件的价格都比较昂贵。
厂家为吉利车喊冤
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1998年8月8日,吉利自主研发的第一辆轿车———吉利·豪情两厢轿车在浙江临海正式下线。然而,正当吉利集团高速发展的时候,一些保险公司却出台了“拒绝为吉利车担保不计免赔险”、“吉利车投保需在原保费的基础上加收20%的费用”的条款。
对此说法,厂家甚感委屈。吉利汽车公关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作为汽车厂家,我们无法干预保险公司的相关政策。但是,我们必会对此有所作为,对我们的客户有所交待。”该负责人表示,不能因为保险公司不给吉利车担保便让吉利汽车的厂家背上“质量问题”的黑锅。他表示,出险率高与使用过程也有关,即使是吉利、吉利这类高档车也会出事故,给吉利车扣的这顶帽子过大,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观念问题,全社会对像吉利这样自主品牌的国产汽车都是信心不足。
吉利车的质量到底怎样?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那些开过吉利车,并对吉利车有一定了解的人。如果把吉利车的出险率高全部归罪于吉利车的质量,对厂家而言似乎不太公平,驾驶员的驾驶水平也是汽车出险率高的原因之一,买吉利车的人大部分是初学者,抱着“练练手”的心态来驾驶的。
配件价格下调未改变现状 吉利车在北京各财产保险公司面前所遭受的种种冷遇,让车主们越来越不满。 2004年12月8日,吉利汽车常用配件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下调,调整配件类型达208项,部分配件下调比率高达48%,平均下调幅度达20%,下调后的配件价格,比市场上同档次车型的配件便宜5%左右。吉利的调价通知强调,涉及保险费用的零配件价格下调幅度最为明显,这也是吉利汽车推向市场以来,最大范围的配件价格下调。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配件价格下调,与保险公司调高吉利投保费率有一定关系。 吉利表示,此次配件价格调整是吉利集团为提升对用户的服务所采取的一种措施,而并非为解决吉利车投保时所遇到的问题而所为。但其遭保险公司冷遇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变。 吉利车销售受阻
“买车是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来创造更多的价值,现在倒好,不但没有为自己带来什么实惠,却因要为这辆车投保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准备卖掉这辆车,麻烦!”车主王先生指着自己的吉利车说。
据吉利一家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透露,吉利因为投保困难这一原因,失去了将近20%的客户。有些消费者很可能会为此放弃吉利而选择其他同等价位或多花一些钱买价格更高一些的车。 吉利汽车一直以来以价格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从而赢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不曾想到却因保险事件而流失了部分客户。吉利集团现已派人与各大保险公司方面进行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