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本田的出口,由体积、性能、设备以至价钱,高级的第3代ODYSSEY多用途车,与同厂的RV小车FIT比较,怎么看都是大人与小孩的分别。但今次这两部车狭路相逢时,情况却非一面倒,因应不同的开发方向,FIT并未被ODYSSEY全面性地击倒。同时,从新ODYSSEY及FIT的设计,见到不同级别多用途车各有所长,也更佩服车厂的清晰理念。
七人MPV的诞生,是针对时常接载多人的车主,并以大空间体现出多用途,诞生以来一直大受欢迎。然而多年以来,MPV的买家已对此类汽车有了更多的要求,一类是像那种一眼望去便知是舒服得不得了的相扑级MPV,如日产ELGRAND;另一类便是MPV跑车化。如今市场上,真正具有跑车味的MPV,只有本田的新ODYSSEY,从那跑味浓烈得不像MPV该有的设计,已可发现本田那种极度Sponv的造车取向,这在以往的原装MPV当中是未曾有过的。
而FIT的诞生理念同MPV较为类似,不同的是以小空间体现出功能1生。-按照物理学的原理,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实用,它的车身架构便取自MPV的概念,但是,它仍属于小车的范畴,并通过“MM”设计理念,四个车轮尽量放在车子的四个角,机器占用的空间尽量做到最小,车内乘用空间尽量做到最大,辅之以多变的座椅机能达成其多功能性。这类小车现在的发展路向,想来也极有意思,它刚好同新ODYSSEY的MPV跑车化相反。现在的日本车厂,如本田及日产,都修正了八十年代日本小车讲求操控快感的思维方式,将小车定性为将人从A点送到B点的交通工具,这固然与现在车厂细分车型愈加丰富有关,但本田索性将闩T一面倒做了一部省油易开的小车,更是相当彻底。
越级挑战
两部车的造型都相当漂亮,若以现代工业设计美学论,两者之间因对应买家不同,并无优劣之分。早期的日本小车,购买对象以本土国民为主,当时的产品谈不上什么自成风格,但近年来的日本小车,外形大多可爱趣致,跟十多年前实是云泥之别,究其原因,与八十丰代中期日本国内汽车业涌现了一批战后新生代汽车设计师有关,他们深受日本动画及美国卡通文化影响,加上车厂管理层给予很大的设自由度,从那时开始,日本小车就混入了可爱的元素,今代本田FIT延续了这样的设计潮流,一副欢快调皮的面孔,这已成为吸引年轻买家尤其是女孩子的原因。
而在九十年代兴起的MPV热潮,多以单厢式或两厢式示人,高车身设计,换来更佳的车厢空间,只不过这类MPV外形框框被全新ODYSSEY打破。本田设计师把新车的车高大大降低,再加宽加大,使新ODYSSEY的外表看上去更似一部跑车。另一方面,以黑豹蓄势待发的形象为灵感的车身,车头大灯及鬼面罩令到卖相极之前卫,充满科幻感。
变得低矮的新ODYSSEY,车厢空间却并未因此打折扣,尽管车身高度较上代为低,但出奇的是,车厢高度却反倒微微增加了5mm,这虽不至于感觉更为阔落,但依旧保持了具水准的开扬感。能够在降低车身高度的同时,又保持理想的车厢空间,全因新ODYSSEY采用了低地台的设计,工程师巧妙地将油箱造得扁平,同时又将它置于接近后轮轴的地台下位置,这除了令车厢拥有一个完整的地台外,更有利将车子的重心降低,令操控性进一步提升。FIT由于车身尺码的先天受限,论空间自由度及宽容度,确是不及ODYSSEY,但短前鼻、低地台、中置油箱及后悬挂H形扭力梁设计,最大程度地拓展了车厢空间,如此相对而论,FIT的设计功力与ODYSSEY则不相伯仲。尽管FIT尺码小,座位也较ODYSSEY少两个,但只要懂得利用,FIT的实用性却不比ODYSSEY低。
首先,FIT的前后五座位编排,座椅机能变化之多,大概已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除了后座可通过前座前移,不用拆卸头枕即可完全收摺于地台下,形成一个平整床面,后座椅垫也可以向上翻起,借助油箱中置腾出的空间,可在后座形成高达1280mm的超高载物空间,另外尚有超长及休闲模式的座椅变化,而且每个变化都毫不费劲,只需轻轻一拉即可完成,十分方便。而ODYSSEY前二中三后二的座位编排尽管跟FIT一样多变,但便利度却不及FIT,尤其是操作时拆下的头枕,置于何处总是件烦心的事。所以尽管车厢空间败北,但FIT神奇多变的座椅机能,已经胜出大自己一头的新ODYSSEY。日本小车向来在争取车厢空间的课题上有出色的表现,这大概受日本土地不足的背景所驱使,FIT的后座摺合之方便,几个动作已可换来宽大置物空间,难怪此车在欧洲乃至本土都大受好评。
图为广州本田飞度中控台
图为广州本田新奥德赛中控台
开发方向不同
前文提过这两部车的开发理念,总体而言,它们都遵循着一个“多功能”的根本,但却走向两个极端。新ODYSSEY换代所做的一切,都是尽力跑车化,由内到外,已成为当今MPV界最富跑车昧的一员,但厂方态度鲜明,跑车化去得太尽。FIT则从先前的小车思维方式,变成彻彻底底地做了一部省油易开的交通工具。
新ODYSSEY的取向是车厢偏向跑车化,各项使得车厢低矮的设计,单天窗和用上传统房车的趟门,令车内乘客有极像乘坐房车的感觉。而中控台则力求新颖,配合极具美观的排档头和跑格浓郁的整体氛围,令驾使者有如坐在战斗机驾驶舱内,而倾向于跑车化的车身结构,加上厂方设计的一套四轮独立双摇臂悬挂组合,表现如房车般稳定,车速稍快一点拐弯抹角,依旧从容淡定,完全可感受它的高度宽容性,厂方在设计时已要求新ODYSSEY有一定的舒适性,但跑弯的能力却一点也没有含糊。以MPV论,拥有这样的身手,实在无愧“最佳操控MPV”的美誉。
所以,总括来说,新ODYSSEY的魅力,实在是市场在对“高性能车”(或“仿高性能车”)的热衷潮中,将“高性能化”做得更加彻底,更加义无反顾。
车体小得多的FIT,设计取向上设有新OD,始SEY那样具有宽容性,它做不了跑车,也做不了像新ODYSSEY那样的“伪跑车”,本田在市场资料搜集后,知道市场需要一部高品质,高实用性、省油、顾客层更广泛的小车,而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本田确实有着一套制造精良小车之道,使得FIT稳稳地站在世界小车的顶尖水平。FIT在RV小车取向多元化的前提下,将各方面均衡得相当之好。多变的空间自不用提,运转精致的1.3升及1.5升引擎与匹配的CVT变速箱,一向是本田的强项所在,要更省油,选1.3 i-DSI,要经济再加点运动感,选1.5 i-VTEC。而稳重的操控感觉,灵巧扎实的车身,开着它也有一份安全感,我所指的安全感,是指那份直接的路感,良好的循迹性以及受控的线位。所以,制造精良的FIT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小车,它比起以前的小车更加出众,它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部彻彻底底的精致交通工具,但其中又有着许许多多的闪光点。
跑格斗实用
单看14英寸轮圈的规格,已表明FIT的实用性格,小排量引擎,以及车重比其它前驱小车更集中于车头位置(油箱中置设于前座下的位置),性能与操控不是FIT的先决考虑。拍摄的FIT 1.3L引擎最大马力只有60Kw,但车重只有1039kg,116Nm的峰值扭力早于2800rpm低转就全数发放,低转扭力是出奇地丰厚和线性,城市里使用极为实用,起步加速也颇为爽快。尽管FIT的悬挂较结实,侧倾幅度并不严重,转向不足的现象比预期的要低,但因悬挂行程短,令行车的舒适性降低了,因此在操控上、乘坐上,FIT完全不能同新ODYSSEY相提并论,但若小车一丛中,FIT依旧是前列份子。
相反,暴走性格浓烈的新ODYSSEY,虽然依旧用上那台2.4升i-VTEC引擎,但却被调校得很具韧力,最大马力118kw/5500rpm,扭力218Nm/4500rpm,驱动1693kg(EXI-S版)的车重,这副引擎完全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低扭在2000-3000rpm间涌现,至高转“开VTEC”时更觉有力,如此形成了新ODYSSEY起跑迅速,中段加速强韧的表现,以一部家用MPV来说,已是绰绰有余。并且透过高级的自动5前速+/-档,引擎在每个转速区域输送均源源不绝。
新ODYSSEY的这副i-VTEC和5前速变速箱,除了提供不俗的驾驶乐趣之外,这样的组合,已是领先这个级别汽车的组合。它的顺畅度,出力的细致、平均、层次感,变速箱的敏捷度,都是独领风骚之作,要说机械水平,其它品牌鲜有靠近本田、靠近新ODYSSEY者。同样,FIT所采用的小排量i-DSI,省油而又轻快灵敏,更是一副讲究实效的小车搭档。
结语
单纯站在多功能车的立场来看,这场挑战犹如一局斗兽棋博弈,新ODYSSEY以其武刚之力使FIT全面臣伏,而FIT又在特定场景剑走鱼肠使新ODYSSEY甘拜下风,孰优孰劣,确不可以绝对论之。在MPV界,新ODYSSEY拥有罕见的强烈自我性格;在小车界,FIT傲立世界顶尖水准,在这一大一小的相对论中,我的初衷,也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部汽车的优与劣,不是我们在这里写出来的,而是你在日常的使用中磨合出来的,它是否适合你,你又是否能够驾驭它。你可以选择汽车,汽车也可以选择你,答案已不在车,而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