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亚讯车网! 登录|注册|RSS|最新文章|地图|收藏

豪车异味凸显中国监管缺位

  亚讯车网 www.yescar.cn】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披露汽车企业问题上力度不减,在曝光江淮汽车门与大众DSG问题之后,又将矛头对准了德国豪车三强。据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称,在随机送检的北京奔驰C级车、E级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阻尼片样品中,检测发现都含有70号沥青,具有强烈致癌作用,属于一级致癌物。

  中国消费者顶礼膜拜的德国三大豪车品牌在中国豪车市场上一直所向披靡,无其它品牌能敌。同样,这三大品牌带给中国消费者的身份与地位的荣誉,幸福与成就的享受,也无其它品牌出其左右。

  然而,神话却被无情打破。当中国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在2013年正式实施以后,汽车召回的风暴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演,德国豪车品牌也不能幸免。

  但是,所有人都会在思考:为什么这些豪车品牌畅销中国市场许多年,却直到今天才被发现?

  也许,过去中国豪车市场的销量有限,让豪车完全成为了奢侈品,更成为了少数人专项的权利。既然是奢侈品,就应该完美无缺。然而,这些豪车汽车企业也许恰恰是因为来自市场的这种盲目崇拜,才放松了对于产品品质的管控,甚至可以说是某些汽车企业因为考虑成本的因素而故意“掺水”。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也因此必然钻尽各种空子以扩大盈利水平。但是企业却也会因为市场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空子策略”。面对市场环境宽松、执法力度较弱的市场,许多企业就会自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与标准,而努力挖掘各种机会利润。

  其中,有些企业行为虽然降低了自己的技术标准,但是却也在政府政策的框架范围之内,也不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比如,欧洲汽车企业将其在欧洲符合欧五排放标准的某些技术调低到欧四甚至更低的阶段,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欧洲汽车企业排放标准的降低,虽然给社会的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却符合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毫无可指责之处。

  但是,有些汽车企业却因为中国汽车产业监控力度较弱,甚至寻租空间的概率与可能性更大,就罔顾消费者的利益,降低产品的基本品质要求,甚至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比如,在豪车汽车产品中起到降低噪音作用的阻尼片,在国内外市场中同类的产品中却在使用不同的材料。因为可以致癌,发达市场已经禁止使用的沥青,却又出现在中国的汽车产品中,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中国缺乏相应的材料使用国家标准,不禁止即为许可。这样,一些豪车汽车企业或许就钻了政府政策的空子,替换掉已经在国外市场中使用的成本较高的安全环保材料,而使用成本较低的污染环境与人体的有害物质。豪车汽车企业如此做,既没有触犯法律的危险,又可以获得更高的单车利润,何乐而不为?

  其次,中国对于汽车产品的安全监管缺位。这种监管缺位,既包括了政策法规的缺位,又包括了有关监督机构在执法严肃性上的缺位。

  对于车内异味,2012年,中国刚刚推出了一个《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此前,根本没有任何的法律法规可以作为依据。即使2012年政策出台以后,却仍然是以“推荐”姿态而非“强制”面孔来约束汽车企业。

  从某种角度去看,车内空气质量对于乘车人来说甚至比车外空气更为重要,但是消费者被迫承受那些本不应该由消费者逆来顺受的低下的标准,这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悲哀,更是中国监管者的悲哀。

  因为比法规政策缺失更为严重的就是监管责任的缺失。大众汽车的DSG问题为啥一直拖延到今天才宣布召回,更主要的就是监管者缺位。

  最后,中国的违法成本过低也是造成企业屡屡犯界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在原来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制造商违规的违反规定的处罚额度最高才到3万元。区区的3万元,和一些合资汽车企业一年数百亿的收入与利润相比,太微不足道了。这样的处罚额度,就使得企业宁愿冒险违规获得更大的收益,却只是承担一丁点的处罚。

  当然,新的汽车召回管理条例出台以后加大了处罚力度,但是,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监管缺位。再好的法律法规,也必须由具体的部门来执行,因此,让监督执行部门在其位,有其权,谋其事,才能真正杜绝中国汽车市场中的汽车产品获得足够的保障。更为必要的是,建立监督执法部门的监督机制,实行执法部门定期或者专门事项问责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监管缺位问题。

买车、卖车就上亚讯车网,www.yescar.cn

汽车团购 http://tg.yescar.cn,省心、省力、省钱!

>>查看所有评论 评论豪车异味凸显中国监管缺位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

回复评论正在回复:亚讯网友 发表于 ×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