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ister TagPrefix="UCP" TagName="pagefooter" Src="../../groupware/pagination/pagefooter.ascx" %> <%@ Register TagPrefix="TGP" TagName="page_left" Src="page_left.ascx" %> <%@ Page language="c#" Codebehind="../../club/tg/ctg_list.aspx.cs" AutoEventWireup="false" Inherits="szcars.club.tg.ctg_list" %>
按照奇瑞内部的计划,百公里油耗只有3升的奇瑞汽车将会在2008年研制出来,而下线的时间最晚不会超过2010年。
从2001年第一辆奇瑞汽车开出国门到现在,奇瑞汽车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32个,占全国轿车出口量的63%以上。一个在全国汽车行业中并不排在前面的企业,怎么能在出口上屡创佳绩?奇瑞老总尹同耀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说,他们当年走出国门,并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一个叙利亚人硬拽出去的。
尹同耀:“那时我觉得出口是天方夜谭。”
被尹同耀称为“天方夜谭”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的年底。这一年,奇瑞的第一款新车正式投放市场。
叙利亚汽车商萨米尔:“那款车名叫A11“风云”,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奇瑞车。”
正在北京参加国际车展的叙利亚汽车商萨米尔对“风云”轿车可谓“一见钟情”,为了能把它出口到叙利亚,萨米尔立即从北京追到了奇瑞公司的所在地——安徽芜湖。可没想到的是,奇瑞的老总尹同耀在电话里就回绝了他的请求。
尹同耀:“他当时说要找我,我说我们也不准备出口。”
尹同耀之所以一口回绝,是因为2001年中国国内汽车市场需求量激增,而刚刚上市的奇瑞“风云”轿车产量又很小,连国内的销售都满足不了,哪里顾得上出口的事情呢。
尹同耀:“当时我在上海开会,他说我们都从北京赶到芜湖了,我们准备从芜湖赶到上海去。”
正在上海出差的尹同耀,根本没打算见萨米尔,可这个执著的叙利亚人最终还是打动了尹同耀。他答应在马路边和萨米尔谈10分钟,而就是这10分钟,打开了奇瑞征战海外汽车市场的大门。2002年,200辆奇瑞第一次进军叙利亚市场,便引起了轰动。
从2002年的200辆,到2003年1000辆,再到2004年的3000辆,奇瑞汽车出口叙利亚的数量连续翻番。而尝到甜头的奇瑞人,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叙利亚人?
奇瑞汽车工程院院长许敏:“因为我们有自主品牌,我想卖到哪里就卖哪里,不受任何限制。”
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金弋波:“我们像一个下棋的人,可以把我们这个产品放到这个国家,放到那个国家,我是布棋者。”
2003年,奇瑞汽车公司与伊朗签订了CKD散件出口组装协议,在海外利用当地的厂房和生产设备,对奇瑞出口的汽车散件进行整车的组装。在国内的轿车生产企业中,奇瑞又创造了第一。
金弋波:“这些工厂生产奇瑞车,每生产一辆车,他使用我的商标他还要给我付费,这就不光是产品的出口,品牌也出口了。”
让奇瑞人高兴的事情还在后头,2004年11月,马来西亚阿拉多公司又与奇瑞签订了价值234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协议,此举开创了中国轿车行业首次向海外公司收取巨额技术转让费的先例。
尹同耀:“我们是以技术换取别人的市场,改变了过去只以市场换取人家技术的这么一个方向。实际就是得到了一种自豪,就是说我们中国的工业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从2001年,第一辆奇瑞汽车开出国门到现在,奇瑞汽车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36个,占全国轿车出口量的63%以上。
1997民你们在最早草创奇瑞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有没有想到他会靠奇瑞这样一个自主品牌走向世界?
尹同耀:“当时第一年的计划是5千,第二年是一万台车,第三年两万台车,第四年应该是四万台,第五年应该是八万台。今年就是第五年但现在我们是保18万增20万,比预计的多10万台,在当时也根出没敢想出口问题。”
记者:“现在距离我们上次采访又过了四个月的时间,有什么新的市场已经被你们达成了?
尹同耀:“今天上午还跟乌克兰有一家汽车厂签订了一个先SKD后CKD的协议。”
记者:“这是你们的第几个市场吗?
尹同耀:“数不过来,太多了。”
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是出口市场战略的两个轮子,不管你搞的是SKD模式还是CKD,采用这种合作合资建厂的“曲线出口”的策略,都改变了以往以低价为主的出口策略,而且巧妙地避开一些贸易壁垒。发展到今天,奇瑞已经不再进行遍地开花式的对外贸易出击,而是抓住几个国际区域市场的制高点,进行战略布局,提升奇瑞的品牌形象,比如中东市场的伊朗、东盟市场的马来西亚。
目前,奇瑞公司已经投资建成发动机一厂和二厂两条发动机生产线。QQ和旗云两款车有90%以上都装配了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产品。而不久的将来,奇瑞生产的其它型号轿车,也将全部装配自己的发动机。
1997年,奇瑞公司从英国进口了一条二手的发动机生产线。然而,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英国技术人员傲慢的态度和拖沓的工作效率,让尹同耀意识到了依赖外国人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赶走了傲慢的英国技术人员之后,尹同耀组织奇瑞自己的技术人员开始了对整个生产线的彻底改造。
尹同耀:“我记得我们第一个发动机下线时是半夜,装机后这个车从这儿都开不到合肥,当时这个发动机也还是比较差的,但它帮我们挖到了第一捅金,没有第一台发动机就没有第一台车,这一台发动机实际上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使我们对发动机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记者:“这一台发动机您一直还留着?”
尹同耀:“这一台发动机是我们英雄发动机,现在产量依然很大。”
被尹同耀称为“英雄”的这台发动机,现在被陈列在奇瑞公司发动机一厂的生产车间里。奇瑞发动机厂冯厂长告诉我们,从这一款发动机开始,奇瑞的发动机研发和生产已经加快了脚步。2005年年初,第二条发动机生产线又建成投产。在发动机二厂生产车间里,我们看到了注册商标为“CHEREY POWER”的一系列新研制的奇瑞汽车发动机。
尹同耀:“我们现在一厂二厂的发动机有20款,排量从0.8升一直到4.0升,是一个全系列。我们希望做成一个自己的品牌,不单单供给奇瑞,还供给国内外其他的用户,做一个独立的品牌做大做强。”
我们得到一个最新数字,截止到今年5月底,奇瑞轿车投产4年累计产销35万辆,成为我国产销量最大的自主品牌轿车。很多人赋予奇瑞汽车“中国自主品牌代表”的使命,但在采访中,奇瑞销售公司有一位总经理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说现在奇瑞与跨国巨头相比,当然还很弱小,还无法和他们抗衡,中国的汽车工业应该由技术水平更高、管理更科学的企业来代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奇瑞就甘拜下风了,因为他最后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再给他们三到五年的时间,奇瑞汽车一定会有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