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车苑 / 要闻 / 厂商要闻
 
大众市场份额下降 错在没有先发制人
责任编辑:coral  时间:2005-5-13 9:14:14
 

  在华业绩大幅衰退

  日前,大众汽车一位管理人员承认,公司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严重问题。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与前一年度相比,中国业务2004年的利润缩减一半以上,至2.22亿

  欧元(合2.87亿美元)。据透露,2003年仅上海大众的赢利就高达73亿人民币,合7亿多欧元。

  2004年下半年,大众在华的两个整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业务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一季度,这种势头依然没有得到扭转。大众汽车,这个曾一度占据中国轿车销量50%的汽车巨头,面临着它进入中国2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今年一季度,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业绩双双亮起红灯:一汽大众销售汽车52785辆,比去年同期下降23.4%;上海大众销售汽车46252辆,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挫了54.1%。南北大众合计销售汽车99037辆,还不及去年一季度上海大众一家的销量,两个大众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也从去年的31%骤降至今年的19.3%。

  高盛分析师4月时预测说,今年大众在中国业绩大幅下滑,将出现4.11亿欧元亏损,因而高盛将其母公司的每股收益估值调降四分之一。高盛此前估计,大众2003年的每股收益中,有多达2/3是来自中国。

  由于一系列车型日益老化,而高尔夫等较新车型没能打开局面,大众一直在苦苦挣扎。分析师指出,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大众在其业务较强健的时候缺少投资。他们暗示,4年前中国市场向全面竞争开放时,大众获得了一个坏形象。

  与此同时,大众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业绩却突飞猛进,北京现代凭借155%的超速增长从去年的第五猛蹿到今年的第一,广州本田也以58%的高速增长将自己与上海大众的差距缩小到了1000多辆。可以说,大众汽车在华经营多年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大众在华业绩下降是个很正常的现象,甚至是个可喜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20年前大众在上海建厂时,外界也不看好,认为是在孤岛上造车,但最终却非常成功,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政府支持的项目。大众在中国的20年,很长时间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营,得到了政府的大量扶持,这是它多年来独步轿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它的份额下降,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市场正在国际化,越来越体现出市场经济的特色。”资深汽车记者颜光明分析说。

  “大众亟须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汽车市场,无论从产品、市场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大众都存在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观念转轨问题,这肯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总结道。

出处:中国商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下一篇:“酒香不怕巷子深”东风本田靠品质赢市场
 
 
发给好友 我要报错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热点专题  
·暂无热点专题
车迷会——让有车的生活更美好!
<![CDATA[奥迪A6L3个月内铺开市场]]><![CDATA[大众重新启用"捷达"车名]]><![CDATA[大众中国新主帅7月上任]]><![CDATA[大众推出紧凑型CrossGolf]]><![CDATA[大众一汽成立发动机公司]]><![CDATA[一汽大众预谋调整宝来车系]]>